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高垚骏物理工作室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初中物理工作室

 
 
 

日志

 
 
关于我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思考者,中国教育学会会员、论文全国一等奖获得者、博客获省一等奖、主编了多本物理教辅。当然,最令人称道的还是《高垚骏物理工作室》!

【教学研究】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2015-11-17 09:51:20|  分类: 物理教法研究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学习非常刻苦,基础知识丰富、扎实,而且善于考试。但他们的动手能力太差,更不善于提出问题;长期的应试教育培养出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如何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加强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摆在物理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笔者就如何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加强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以期指正:
  
  一、重视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即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物理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只是因为他有敏捷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具有很强的“悟性”,这种“悟性”源于对日常生活丰富的感性认识。对物理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其最大的障碍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缺少对日常生活的用心观察,头脑中缺乏感性经验,而这些感性经验恰恰是物理思维的基础。因此,,在课堂上尽可能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师课前精心准备演示实验;课堂做好演示实验。变“教师演,学生看”为“教师导,学生演”。例如:用鸡蛋做“不倒翁”的实验。教师课前指导学生用鸡蛋怎样做“不倒翁”,这样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又明白了物理道理。
  
  又如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时:我让学生将鸡蛋握在手中,使劲握也难以破碎;但把鸡蛋在碗边轻轻一敲即破。这说明:鸡蛋紧握在手中时,受力面积大,效果小;而在碗边轻敲时,受力面积小,效果大。可见,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在研究“大气压强”时:我让学生将广口瓶在酒精灯火燃上烤一烤,然后将一只剥壳的熟鸡蛋(稍大于瓶口)置于瓶口上,熟鸡蛋在大气压作用下,被压入了瓶里。
  
  在探究“物体浮沉”时:我让学生将一只鸡蛋放入烧杯的水中,然后缓缓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随着食盐的不断溶化,原来沉在杯底的鸡蛋,慢慢的悬浮起来,最终漂浮起来。学生感到很惊奇!此时教师再不失时机的点拨:浸在液体中物体的上浮和下沉,取决于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
  
  这些实验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做。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提高教学质量。

  二、认真做好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分组实验是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有目的的进行探究。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合作,学会探究,主动获取物理知识,印象更深,记得更牢。
  
  根据这一想法,在学习《串联和并联》电路时,我把原来的新授课变为学生实验探究课,在新课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1、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桌上现有的器材连接成一个电路,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并提示连接的方法可能不止一种。学生利用器材自己探究进行连接电路的实验。
  
  2、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从中选择几个相类似的电路,组织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进行讨论,找出相同之处进行归纳,由此得出电路的一种连接方法:串联。此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取走其中的一个小灯泡,其余小灯泡还能不能继续发光?学生会进行猜测,此时教师示意可通过自己所连接的电路加以实验,由此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串联电路的理解。
  
  3、激发学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勇于挑战,勇于创新。这时有少数的学生有不同的连接方法,当取走其中的一个小灯泡时,另一个灯泡仍然发光,学生会发现他们所连接的电路与前面所示的电路有区别。教师由此组织他们进行简短的讨论,分析它的连接特点,并示意学生利用手里的器材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大家发现用这种方法也能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讨论,找出相同之处进行比较,得出电路的另一种连接方法——并联。教师进一步提问:如果取走其中的一个小灯泡,其余小灯泡还能不能继续发光?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并联电路的理解。并讨论归纳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通过实验,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探究并主动获取了知识。
  
  三、充分利用“想想做做”,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教材中设计了很多“想想做做”内容。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认为:教材中的“想想做做”是课外知识,与考试无关。因此常被视为可有可无,或被弃之不理。然而这些小实验却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如:《汽化和液化》中“想想做做”:用纸锅烧水。纸的燃点大约是183℃,而火焰的温度大约是500℃。这么高的温度纸不燃烧怎能烧开水?学生带着疑问回家亲自动手做一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的探索创新精神,同时也给那些动手能力不强,在实验中往往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有时想自己试着做实验,又怕周围的同学讥笑的学生提供了锻炼自己,提高实验能力的机会。
  
  总之,正如初三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中所说:任何猜想和假设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只有细心观察、勤于思考,才会有更多的“灵感”。而物理教学本来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教学对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如果能设计一些巧妙的实验,不但让学生信服,也使学生学起来感到轻松愉快,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评论这张
 
阅读(241)|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