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高垚骏物理工作室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初中物理工作室

 
 
 

日志

 
 
关于我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思考者,中国教育学会会员、论文全国一等奖获得者、博客获省一等奖、主编了多本物理教辅。当然,最令人称道的还是《高垚骏物理工作室》!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电阻》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2-01-29 08:19:03|  分类: 初二物理教学设计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电阻》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物理课引入环节初探 - 惊鸿岂止一现 -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高垚骏的物理空间    168教学网址教师博客   高垚骏的物理空间(初中版)

             初中物理教师的博客     高垚骏的物理空间(高中版)
                  

初中物理老师教育博客与物理教学网荟萃  “国培计划(2011)”高垚骏的博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电阻》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者:白翠松(河北省深州市第一中学)   


基本信息

课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电阻

作者及工作单位

 白翠松     河北省深州市第一中学

教材分析

《电阻》是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的内容,与前面的“简单电路”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本节既是电压、电流的深化与延伸,又是学生对电学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为下一节的“变阻器”以及后续章节欧姆定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可谓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

学情分析

学生方面,虽然前面已经学习了导体与绝缘体,但学生只知道导体容易导电,并不知道导体在导电的同时也会对电流产生阻碍作用,所以电阻的概念对他们来说,既抽象又陌生。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3、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其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
2、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过程中,体会用控制变量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物理学理念。
2、感受自主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并结合新课程理念,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确立为:
1、重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难点:电阻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二、电阻
 
 
 
 
 
 
 
 
 
 
 
三、决定电阻大小因素
 
 
 
 
 
 
 
 
 
 
 
 

 
提问:哪些物体导电?
出示各种导线。有多匝的铜线,和单匝的铝线等。观察,看有什么发现?
演示实验:将学生观察的导线任意两根接入同一个电路。
提出问题:导线多是用铜和铝做的,铁也是导体,而且既多又便宜,为什么不用铁做导线呢?
1.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2.电阻的单位是欧姆。
其他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1 MΩ=103 kΩ
1 kΩ=103Ω
指导学生练习单位换算。
在电子技术中经常用到有一定阻值的元件------电阻器,也叫做定值电阻。
动画演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阻。
小资料:几种长1米,横截面积1平方毫米的金属线在20摄氏度时的电阻值。
物理学中为了研究一个量和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时候,常常固定其他的变量,分别只研究和一个量的关系,最后在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就叫做控制变量法。
动画演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动画演示电阻和温度关系。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练习1、2、3、
 
 
 
 
 
 
 
 
 
 
 

 
 
 
 

学生思考回答:铅笔芯、金属、人体、大地等导电。
观察导线,并且小组交流。芯线是金属,外皮是橡胶…….
学生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程度不同。
学生思考。
 
 
 
 
 
 
学生阅读多媒体资料介绍,欧姆的故事。
 
学生练习。
 
学生阅读小资料:各种常见的电阻。
 
 学生看动画图片:各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阻。
 
学生看,并且思考问题:有哪些因素影响电阻的大小呢?
学生分组思考并且讨论,猜想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研究,以及如何选择器材。然后分组实验,分别研究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中的一个因素对电阻的影响。
学生实验。
学生观看动画,师总结归纳。
学生观看动画电阻和温度的关系。
分组总结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具体关系。
学生练习。自由回答,抢答。
 
 
 
 
 
 
 

学生小组交流。踊跃回答问题。
 
 
通过学生视觉的感受,认识到不同导体接入同一电路中时,电流大小不同,体会到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不同。从而为引入电阻做铺垫。
 
通过视觉的感受和日常生活中的粗略认识建立电阻的概念。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
 
 
培养自学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阻。
由小资料中的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材料,很容易猜想到这些因素影响电阻的大小,从而降低难度。
 
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分组研究一个,目的是掌握研究方法。然后老师动画演示所有的因素,有巩固的作用。
 
 
 
体现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把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电阻
横截面积 
材                                                    长
料             电阻: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R      度
单位:Ω
常用单位:KΩ   MΩ
换算关系:
电阻器的符号:
 
温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设计的本节课学生活动评价为:
1、各小组分组活动踊跃,每个组员都能够回答问题。
2、各组员能够从其他同学回答中找到不足,加以补充。
3、探究实验过程中,各小组能够合作探究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探究目的,实验结论正确。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我努力做到学生探究性学习、教师问题式教学、师生合作化课堂。无论是在概念的建立,还是在分组实验中,都通过各种手段向学生提供了多条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课堂自始至终贯穿一种多向探索、勇于创新的积极氛围,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2、本节课我最大可能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但是我没有考虑到乡中学生的素质,以至于有一组探究电阻和横截面积关系时没有顺利得出结论,经过我课堂指导,最终达到了要求。另外,有一个小组回答问题不积极主动,课上我没有有意识的找简单的问题点名提问,没有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以后讲课时候要注意到。
3、本节课是我去乡中讲的一节课,听课老师们认为此节课是很成功的一节课,尤其一些平时玩闹的同学也参与到了活动中来。但是要注意到乡中尤其农村中学学生素质和县城相比是很差的,要注意到个体差异,尽可能调动所有的学生。尤其活动不起来的那组,尽力鼓励他们,让他们回答简单的问题,使他们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果有可能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想要班主任配合我重新分组,每组都有成绩好的和差的,都均衡的分,不要差距太大。(那天可能是有人听课,中间的组很强,边上的那组很差,差距太大。)这样就不至于出现有一个小组回答问题较少的情况了。

 http://hebeigg.gp2011.teacher.com.cn/GuoPeiAdmin/TrainingActivity/TrainingActivityStudentView.aspx?TrainingActivityStudentID=1375&cfName=20111022hebeigg1375



本人主编的书籍的简要介绍(四) - 惊鸿岂止一现 -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高垚骏的物理空间
  评论这张
 
阅读(681)| 评论(66)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