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高垚骏物理工作室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初中物理工作室

 
 
 

日志

 
 
关于我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思考者,中国教育学会会员、论文全国一等奖获得者、博客获省一等奖、主编了多本物理教辅。当然,最令人称道的还是《高垚骏物理工作室》!

【沪科版】《5.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  

2012-02-23 08:29:32|  分类: 沪科版物理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沪科版】《5.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



常思十句话让你更成熟 - 安国的博客 - 安国的博客    168教学网址教师博客   高垚骏的物理空间(初中版)

             初中物理教师的博客     高垚骏的物理空间(高中版)
                  

初中物理老师教育博客与物理教学网荟萃  “国培计划(2011)”高垚骏的博客




【沪科版】《5.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


  作者:沪科版物理编写组   

课标的基本要求

    1.在常见的力现象中,知道哪些力是弹力;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实际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内容分析

    本节首先从跳台跳水,拉压弹簧等生活实例引出弹力;紧接着介绍一个弹力的实际应用——弹簧测力计,在了解弹簧测力计构造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学习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最后,安排了一个学生随堂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几个实际力的大小。

    本节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经历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正确方法,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爱动手实验的兴趣,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勇于和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以及爱护仪器和做事有条理、善始善终的良好品质。

 

教学建议

        1.对弹力只要求初步了解它是怎样产生的而不要求分析它的三要素。教学时,仍然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说明物体在发生形变时要产生弹力。为了理解“我们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除可让学生用拇指压桌子,观察拇指的确发生了形变(压力就是发生形变的拇指施加给桌子的力)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见实验指导部分)。通过显示微小形变这个实验说明物体受力后都会发生形变,而发生形变后又会产生弹力。所以,将书放在桌子上,桌面会发生形变(不能被直观的看到),因而桌面会产生弹力作用在书本上,这就是作用在书本上的支持力。对弹力介绍到这个程度就足够了,不应该也不必要再去补充其他内容(原大纲不要求讲弹力,新课程标准从弹力应用的广泛性和关于力的初步知识的完整性出发,增加了“了解弹力”的内容)。

        2.关于弹簧测力计,重点在它的正确使用而不在它的测量原理。所以,课本中只用一句话“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对其原理作简单交代,学生也只需了解到这个程度,切忌在这里补充胡克定律,更不要去补充这方面的定量计算。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还隐含了一个间接测量原则,即用可直接观察、可直接量度的量去间接表现那些不便直接观察、不便直接测量的量。在这里,弹簧的长度变化是可以直接观察、直接测量的,而力的大小是看不到,摸不着的。然而,力的大小却和弹簧长度的变化(伸长量)有关系(弹簧长度变化是力作用的直接效果,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所以,我们就可以用弹簧长度的变化来量度力的大小(弹簧伸长越长,表示作用在弹簧上的拉力越大),而且在刻度表上直接标出力的大小。通过建立直接可测量(长度变化)和比较抽象的待测量(力)的关系,然后用直接可测量的变化来量度待测量,是许多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不仅测力计是这样,速度表、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时钟等等无不如此(看见的都是长度、角度变化,反映的却是速度、温度、电流、电压、时间的变化)。这些道理,可以适当的方式逐步的启发学生领会。

3.弹簧测力计是学生除直尺外第一次练习使用的物理仪器(测量工具)。应该使学生明白,第一次使用一种仪器或测量工具,应先了解这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对此,最简便的方法是仔细阅读这个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边读说明书边观察仪器。搞清楚了,再动手做实验。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照弹簧测力计实物读教材中的使用说明,并通过提问和讨论,弄清楚所使用的那种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刻度每一大格,每一小格各表示多少牛,然后完成“校零”这一步,再练习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关于用弹簧测力计做测力的小实验,课本上只安排了3个。第一个是让学生再次感受些具体的力的大小;第二个是一些趣味实验,不同学生头发的强度是不一样的。第三个实验是为了巩固和强化对力作用的相互性的认识。教学时,还可鼓励同学们设计一些更有趣味的小实验。

4.关于物体微形变的演示实验

演示玻璃瓶的形变。如图5-10所示,找一只横截面为椭圆形的大号墨水瓶,在瓶口所加的橡皮塞中穿入一根两头开口的细玻璃管(半径1~2mm,长约30cm)。向瓶内灌满红水,使水柱在管中有适中的高度,再在管的背面衬以带刻度的白纸板。

演示时,先用金属教鞭(或钢笔杆)轻敲瓶壁,让它发出清脆的响声(表示玻璃比较坚硬)。然后用手指沿横截面的短轴方向紧压瓶子。因瓶子受到这样按压后容积变小,管中水柱就明显上升[图5-7(a)]。当放手后,水柱液面就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再沿瓶横截面的长轴方向压瓶,则由于瓶的容积变大,水柱就明显下降[图5-7(b)]。这说明玻璃受力要发生形变。

本实验也可用容积较大的盐水瓶、平底或三角烧瓶来做,但只能显示微小形变引起瓶子容积减小而使水柱上升的情况。这时,为了消除学生误解为由于手握瓶子使水受热膨胀而产生这种现象,可改用高于体温的水灌入瓶中来演示。如无合适的玻璃管,可用报废的长温度计截去两端代替。

课时安排:一课时



 【沪科版】《5.4来自地球的力》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


  作者:沪科版物理编写组  

课标的基本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2.知道g=9.8N/kg和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3.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以及重垂线的广泛应用。

 

内容分析

本节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竖直下落现象,让学生认识到重力的存在(从生活到物理),然后用实验研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得出“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且比值等于9.8N/kg”的结论并而由G/m=g得出G=mg这个计算重力的公式。为了突出这个教学重点,教材还特别安排了一个例题对他进行巩固。课文紧接着介绍了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重心,这一方面是用以照应和复习力的三要素,一方面又是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本节的重点是探究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对重心只作一般了解。

 

教学建议

1.本课适宜于用启发学生观察思考的方式引入新课。比如演示:手中的小球离开手以后竖直下落,水由高处流往低处,小球在桌面上滚到桌边后要落地等,让学生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通过讨论,学生不难得出,物体都是由高处落到低处,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他们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时再总结出:地面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引力,这个力就是重力(应当指出,这样定义重力是不严密的,传统讲法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我们认为,在初中阶段不必追求概念表述的严密性,只要大体上不错就行。传统讲法说起来拗口,要真讲清楚既不容易也不必要,所以,还不如换用现在教材的讲法)。接着让学生列举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物体受重力作用的种种现象,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重力的理解,又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

如:什么是重力?可先让学生观察课本,对于图(b)应演示一下,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重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再指出地球是施力物体,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叫物重。

2.关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教材安排为实验探究。这个实验探究最好让学生都动手做一做,测一测,即安排为随堂实验。在概括规律性的结论(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时,不要由哪一位学生(或老师做的演示实验)做出的几组数据就马上概括出结论,而应让更多的同学都交流、讨论一下他们得出的数据,哪些数据是相似的,哪些数据表现出异常,为什么会这样等。我们应当通过我们的物理课,让学生明白仅凭两三组数据是不可能概括或总结出规律的,这就是一种非常实在、非常具体的科学态度教育。所以,在实验探究中,彼此交流实验数据、“信息共享”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当然,由于各地的重力加速度(课本不出现这个概念)不完全相同,加之测量不可避免的存在误差,所用的弹簧测力计不够精确等,算出的比值不可能正好是9.8N/kg。这时可告诉学生我们在实验中可能出现了误差(指出一些原因),科学家们所做的大量实验表明:这个比值的确是9.8N/kg。在此基础上写出关系式G/m=g,变形后得出公式G=mg。为计算方便,告诉学生,在粗略计算时可以取g=10N/kg,并让学生记住。

由于现在的教材将“质量”一章安排在本章之后,所以课文安排了一个“加油站”将质量及其单位先行介绍。实际上,学生在初中一年级以前的数学课、小学是科学课中均已接触过质量概念、质量单位以及用天平称量质量这些内容,质量的提前出现不会形成一个教学难点。

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简称物重”,其背景是:我国1984年公布的法定计量单位中提到:“人民生活与贸易中,质量习惯称为重量”,即人们说的“这一袋米的重量是10kg”或“买10kg的大米”都指的是“质量”。按这个规定重量应当是质量的同义语。然而,人们在生活中也常把重量理解为所受重力的大小,特别是还有不少的物理书、科普书也把重力称为重量。

为了回避这些模糊不清甚至彼此矛盾的提法,教材将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叫做物重,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回避“重量”这个词,质量就是质量,重力就是“物重”。但可以向学生指出在一般科普读物中也常把重力大小叫重量,以便他们进行课外阅读时不至感到迷惑。

3.关于重力的方向,可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自由下落的方向、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它们的方向都是由重力的方向决定的,所以它们的方向就是重力的方向。人们把这个方向叫做竖直方向,所以重力的方向就是竖直向下的。学生常常把重力的方向误认为跟接触面垂直。为纠正这种错误,课本特别突出了竖直方向与水平面的垂直,同时,还可以加做图15-15所示实验:让学生观察两条重垂线的方向,看他们是否相同?重垂线与水平桌面、倾斜桌面是否垂直?区分竖直方向和“垂直”方向。


 



 

我们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使其认识到重力方向的实质是指向地心(地球半径的方向,和地球表面——水平面垂直)。通常把指向地心的方向叫做“向下”,背离地心的方向叫做“向上”。在和我们中国对应的地球的另一面的阿根廷(可展示幻灯片或挂图),他们对上下的判断是我们一样的。

4、重垂线是人们对重力方向的巧妙应用,是一项很好的教育素材。建议布置几个有关重垂线的实验作业,比如让学生利用重垂线校准教室的墙壁是否竖直(看重垂线是否和墙壁平行)窗台、桌面是否水平(看重垂线是否与窗台、桌面垂直),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关于重心,只要求到教材所介绍的程度: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就是这一物体的几何中心。

学生可能会问,材料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哪里呢?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件好事。可以告诉学生,这样的物体的重心也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只是很复杂,还必须使用高等数学知识。但其中一些小物体的重心也是可以通过实验把它的大致位置找出来,课本图5—24就展示了一种实验方法。接着,可让学生象课本图5—24那样,去找一找自己的钢笔、铅笔、文具盒的重心,以提高兴趣。还可以告诉学生,人在不同的姿态时重心不同,原因是人的几何形状改变了。

本节“信息窗”介绍的有关稳度的知识很有趣,也很有用,建议以“稳度的诀窍”为主题组织一个科学班会。

课时安排:一课时 



【沪科版】《5.5科学探究:摩擦力》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




  作者:沪科版物理编写组  

课标的基本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的关系。
    2.经历探究过程,体验如何就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
    3.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滑动摩擦、滚动摩擦以及增大和减小的方法等,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不高,基本上属于“知道”层次。
    对摩擦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认识到摩擦力的存在,了解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等,都不困难。但本节教材将摩擦力安排为一次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就赋予了它新的教育意义。
    在“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中,本节主要突出“猜想与假设”这个环节,同时在“制定计划”环节中认识变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建议:
    1.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各种摩擦现象引入新课,使学生认识到摩擦力的存在后,很自然的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呢?”然后,就发动学生思考和讨论,提出自己关于该问题的“猜想和假使”。课本上给出了几个主要的猜想,但不要用这几个猜想去限制学生的猜想,即使学生提出的某些猜想显得很幼稚甚至荒诞(比如“摩擦力的大小是否和推力拉力有关”、“是否和运动方式有关”等),也要发掘其合理因素并予以鼓励。同时要引导学生对其猜想的结果进行假使和预测,比如说猜想与“压力有关”,在预测一下有什么样的关系,正比?反比?平方正比或其他关系。在各种猜想均列出之后,然后确定两个猜想让大家在课堂内进行实验探讨。对此,可以向同学们指出,摩擦力并非看起来那样简单,其产生的机理和制约因素都很复杂,对摩擦的研究已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摩擦学”,其中一些问题至今仍在探索之中。在初中阶段,我们只对课本上安排的两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索。
    接着,进入“科学探究”的“制定计划”阶段。在制定探究计划时,可引导学生注意到摩擦力发生在相对运动的两个接触面上,并结合学生提出的猜想指出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可能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大小、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接触面之间的运动快慢、运动的方向等一系列因素。对这些因素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只能一个一个的单独研究,而且在研究某一因素的变化怎样影响摩擦时,必须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否则,你如何才能知道摩擦力的变化是由哪个因素的变化引起的?这就是在研究多因素问题时必须注意的“变量控制”方法。
    应当指出,课本上的实验[图5—30(a)、(b)、(c)]在改变粗糙程度时,实际也改变了相互摩擦的材料,会不会摩擦力的改变是因为相互摩擦的材料改变引起的呢?学生能够发现这一点是很了不起的,教师应当给予大力鼓励。老师也可向学生指出,这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改变(因为粗糙程度的改变更为显著)。而我们探讨的问题仅仅是看成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没有关系,所以这个实验还是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
    此外,必须指出的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显示的是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在拉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时,这个拉力的大小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大小相等。有关此知识点要第六章才学,因此课本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加油站”,说明这个事实。记录实验数据时,就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计作摩擦力的大小。如果学生能自己发现这个问题,一是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二是可以告诉他第六章就可以回答他的问题,先把它作为一个问题储存起来吧。
    实验记录的数据对不同的实验条件是不同的,在实验之前教师也是不知道的,要求学生实事求是的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看的出示数的变化即可(只要求探究出“有关”,不要求建立定量的函数关系)。对于课本图5-30(c)、(d)两次实验,不要去追求压力加倍,摩擦力也加倍这样的定量关系,只要看出压力增大后摩擦力也随之增大就行。因此,所加重物可以是一个墨水瓶,一个文具盒,不必去增大一个相同的木块。
    实验后,可多让一些实验小组公布自己的数据,这些不同的实验数据共同说明了摩擦力和压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关于“增大和减小摩擦”,是“从物理走向社会”的重要素材。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提供更多有趣的利用摩擦、减小摩擦的事例,并总结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常有方法。其中,可以补充一个“用滚动替代滑动减小摩擦”的小实验:先让学生用手掌压紧桌面拖动,感受桌面作用在手上的摩擦力;然后在手和桌面之间垫上二三支圆珠笔,再压紧拖动,体会这时作用在手掌上的摩擦力是不是滑动时小得多。这种人人可做的小实验很有效,老师们可以开动脑筋多补充一些。
 
    2.在做课本上拉木块的实验前,可以引导学生用他自己的手作一些小实验作为“实验探究”的铺垫。比如,用手压在桌面上拖动,感受一下手拖动时桌面作用在手上的阻力(摩擦力)。手对桌面压得越紧(接触面之间的压力越大),手拖动就越困难(受到的摩擦力越大)。如果在桌面上铺上毛巾(毛巾先要固定在桌面上)手再压在毛巾上拖动,就比手在平滑的桌面上拖动更难一些(说明手所受的摩擦力较大)。
    先让学生人人动手做做这些小试验,对摩擦力有一个真切的感受,在进行课本上安排的实验探究,学生的印象就会深刻的多。
    在作课本图5-30(a)时,一是要将玻璃板和小木块抹干,使其接触面保持干燥。如果接触面潮湿,实验效果不还而且还可能适得其反。
    本节的实践活动是写调查报告,由于本章才开始学习力学,仅仅介绍了一些有关里的最简单的知识,要学生写出内容十分丰富的报告是不现实的,因为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都是许多知识的综合应用,即使说力的效果,往往也不是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因此,对学生不要苛求,特别是在涉及受力分析是更不要在科学性上苛求,只要学生能将本章所学过的知识(如力的三要素,弹簧的应用,重垂线的应用,重心的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等)和生活、生产实际作一些联系,有用这些知识去观察我们身边的自然、社会的意识就很不错了。对好的报告要在全班交流,并对其进行积极的过程评价。
 
课时安排:一课时



【沪科版】第17章《电从哪里来》教材分析


  作者:吴夏林  

 


一、课标要求:
    1.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二、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而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本章首先从能量的观点认识电源,也即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知道电源的作用,然后具体讲了电磁感应现象及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最后介绍了电能的输送过程。
电池是学生熟悉的,但五光十色的电池也是学生陌生的。根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电池部分主要介绍了干电池,也讲了蓄电池,但都只简要叙述了它们的电压,原理也只讲了它们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蓄电池要先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并不涉及电化原理。科学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所以用电池和燃料电池作为新型电池的代表,以拓展学生的视野,用发电机发电是电源的另一重要类型,课本中也是从能源(动力源)角度介绍了各种类型的发电,不涉及具体的发电机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接触社会和进一步发展作一些准备。
电磁感应现像是电磁联系的重要一环,而且是目前各类发电机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成员。在本章中电磁感应现象不仅是作为知识,特别是作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而设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将不仅对电磁感应现象有初步的认识,认识到产生电磁感应的过程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初步了解发电机的简单原理,特别是体会到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一些触手可及的地方的应用,减小对物理学的神秘感。通过科学探究导体中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学生将在交流与合作方面有初步的体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就业,与社会的融合方面作一定的影响。
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电能的整个输送过程,并从感性上认识到高压输电可以减小电能的损耗,提高电能的输送效率,不需要从电路原理方面进行认识。
    重点:
    (1) 干电池的能量转化及使用注意事项,发电机的能量转化及发电机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情况。
    (2) 电磁感应现象条件及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3) 电能的高压输送的原因。
    难点:
    (1) 干电池的结构及性能
    (2) 电磁感应现象的探究过程
三、教法、学法指导
对本章内容的把握,首先要从整体上入手,电路中的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而电源又可分为电池和发电机,电池产生的是直流电,发电机产生的是交流电,电压的输送必须要用高压,而高压电到了用电单位又要把电压降下来。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电能来源的清晰网络。其次要注意进行对比电池与发电机在能的转化及对环境的影响方面的不同点。
    教学建议:
1、主要是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课上用多种形式交流信息、理解和体会;
2、教师和学生一起收集资料、交流,一同经历,共同提高;
3、电磁感应的探究实验必须要让学生亲身做一做,体会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实验方法及物理知识的理解。
4、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并用来解释实际问题。
本章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多讨论、多交流,逐步理解物理规律的由来及对人类、对社会产生的影响,逐步思考人类应该怎样应用科学技术,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教材内容结构如下:

四、课时安排
    本章安排五课时进行,每节一课时,小结一课时,测试一课时。



【沪科版】第20章《能量和能源》概述
  作者:夏天  

一、课标要求:

    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3.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4.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5.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6.能结合事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7.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8.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能源和材料、信息一样被视为现代工业和科学的三大支柱之一。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为了减少能源的大量消耗和能源利用工程中对环境日益严重的污染,使国民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合理用能和节能。节能已成为我国发展经济的一项战略方针而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从更深的层次上反映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本质。它广泛渗透在各门学科中,并和各种产业及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其他科学技术,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章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内容涉及能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都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有关能量和能源的基本常识并学会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是本章教学的主要目标。

    本章教材编写有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为“能量”,第二条线索为“能源”,内容分为三节。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是以“能量”为线索,主要内容是介绍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量和能量的转移与转化,并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让学生对能量的转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最后突出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第二节与第三节是以“能源”为线索。第二节“能源与社会”从自然界的能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及能源与环境三个方面让学生了解,由于各种能源的广泛利用,促进了社会的巨大进步,伴随着这种进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不可再生能源是有限的,且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如何解决能源供需矛盾以及能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是人类社会遇到的又一难题。第三节“开发新能源”便是在第二节提出的问题基础上,让学生了解,要解决能源的供需矛盾和有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且新能源的最大特点应该是“清洁”和“可再生”。

重点:

    1. 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说出一些常见的能量的名称,知道自然界有多种形式的能量;

    2.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难点:

    1.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2.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分类及能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了解能源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教法、学法指导

    对本章内容目标的把握,首先是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为了减少能源的大量消耗和能源利用工程中对环境日益严重的污染,使国民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合理用能和节能。节能已成为我国发展经济的一项战略方针”这一观点有所体会;能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说出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知道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能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能说出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能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培养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建议:

    1、密切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系,紧密结合学生先有的生活经验及社会知识,课堂教学要引起学生的共鸣;

    2、主要是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课上用多种形式交流信息、理解和体会,讨论和交流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分析,不要教师包办代替;

    3、教师和学生一起收集资料、交流,一同经历,共同提高;

    4、能量的转化实验、小球摆动实验一定让学生亲身做一做,教材提供的实验实际上是根据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设计的,根据实际条件,可以灵活处理另行设计;

    5、在教学中,可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及其意义做一些相关的故事介绍,让学生明白永动机是永远制造不出来的,教育学生尊重科学,尊重规律以少走弯路;

    6、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例如“能源与社会”的教学,可与政治、地理、历史等人文学科密切联系,也可以与生物化学学科联系,以丰富教学素材;

    7、教学方法力求生动,比如可以用“煤的利用导致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电的发明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说明能源的利用和开发起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采用举办小型报告会的方式让学生讨论“能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问题;

    8、在知识和疑难点拨中;力求通俗易懂,可充分利用挂图、录像资料,再加以适当的比喻;

    9、课堂教学要积极培养学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人类的积极的主人翁意识。

    本章教学,切忌教师一讲到底,一定要让学生多讨论、多交流,逐步理解能源对人类、对社会、对自然的作用,逐步思考人类应该怎样利用能源与能量。同时,激发学生关心社会、热爱人类,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本章教材内容结构如下:



四、课时安排

    本章安排五课时进行,每节一课时,小结一课时,测试一课时。



名师名家 · 向中小学教师推荐177位等优秀博客和网站及教育博文(三) - 陌上烟雨浓 - 陌上烟雨浓的博客


专家答老师问 - 惊鸿岂止一现 -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高垚骏的物理空间








 


  评论这张
 
阅读(896)| 评论(64)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