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高垚骏物理工作室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初中物理工作室

 
 
 

日志

 
 
关于我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思考者,中国教育学会会员、论文全国一等奖获得者、博客获省一等奖、主编了多本物理教辅。当然,最令人称道的还是《高垚骏物理工作室》!

在玩中学物理  

2012-03-16 11:46:16|  分类: 初中物理教材教法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在玩中学物理



常思十句话让你更成熟 - 安国的博客 - 安国的博客168教学网址教师博客   高垚骏的物理空间(初中版)

             初中物理教师的博客     高垚骏的物理空间(高中版)
                  

初中物理老师教育博客与物理教学网荟萃  “国培计划(2011)”高垚骏的博客



在玩中学物理


  

    大家知道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每个教师都在探求,本人通过“玩具中的物理知识”这节课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课前,我在教室周边摆放了精心准备的各种玩具。上课开始,就让学生利用一刻钟左右的时间自由选择这些玩具,让他们操作、游戏并思考事先写在各个玩具上的问题。如:为什么它会不停地翻跟斗,它怎么会浮在空中,它又怎么会不停地动,它们为什么能动起来…… 等。同时又播放各种玩具如何玩法的录像,教师与学生一起游戏,并适时指导。由于通过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玩具入手,保证了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就非常活跃。而事先设计好的每一个玩具中的问题,又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思考。

    然后,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由易到难选择玩具,让学生上台表演玩具,并解释发生的现象,教师再穿插相关的演示实验,由学生分组抢答.如在学生表演电磁方面的玩具时,教师演示:用一根铝管竖立放置,让两个相同小球从管的上端下落,一个小球下落很快,一个小球下落较慢,为什么呢?有的学生认为一个球重,一个轻。球重的落得快些,教师让两球同时在空中下落,是一样快的;有的学生说一个球内有磁体,一个球内没有,教师立刻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的?同学说由楞次定律设想,由于一个球内有磁体,从铝管下落,铝管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要阻碍磁体下落,所以下落慢的球内应有磁体,是否这样?让学生当场检验,的确如此,学生为此有一种成功的感觉,回答问题就更加积极了。有的学生问:磁悬浮列车中的磁力是否有那么大,足够使那么重的列车悬浮起来呢?教师拿一个电磁铁让班上公认的最强壮的男同学上台,请他把这两块电磁铁分开,他上来用力怎么拉也拉不开,教师拿过电磁铁偷偷把开关断开,让一个女同学拉,轻轻一拉就开了,全班哄堂大笑,那男同学很不好意思,又不服气,走上来又要拉,可还是拉不开。他仔细观察,看到内部有一节干电池,旁边有一个小尖子,把小夹子断开,轻轻一拉就拉开了。教师问这位学生,你怎么想的?学生说:开始认为这是马德堡半球,后来想这可能是电磁铁,才去找电源。教师马上表扬这个学生能细心观察,不怕失败,寻求答案。使得全班同学更加注意各种玩具的内在区别,细心观察各种现象。对于如跟斗丸、线轴等许多玩具通过受力分析和力矩的作用,学生在黑板上都能较为准确地分析出现象产生的原因。对于“财星”转子、“旋转舞女”、“电扇帽”等都细心观察到内有一块光电池板,“祝福”转子内有4节5号电池,所以它们能不停地转动,都符合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除了培养学生细心的观察能力外,教师还安排了研究性玩具。“古怪”浮沉子,当玻璃管倒翻立在桌上时,内中的浮沉子的沙子向下漏,浮沉子的重心向下有一个加速度,浮沉子失重,此时却不动,而当沙子不漏时,浮沉子才慢悠悠地向上浮起来,这是否违反了牛顿第二定律?学生通过多次实验、观察,教师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并放慢沙漏的过程,使学生最终找到了答案。体会到实际环境稍有不同,将影响现象的产生。

    最后教师还安排了拓展性玩具——“神奇”小热机。把小热机放入盛有温水的玻璃槽中,小热机就转动起来了。有的学生认为是蒸汽推动轮子转动的,马上就被其他同学否定了,因为蒸汽不是朝一个方向推动转子的。学生议论纷纷,不得其解。教师拿下热机中的一根弹簧在实物投影仪下,把弹簧拉长,弹簧不会恢复原状。当把弹簧放到热水中,弹簧会自动收缩恢复原状。教师指出这个弹簧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称为钛镍合成材料,也称为记性合金材料。它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领域,如卫星、宇宙空间站等。引导学生认识到小热机的启动是因为弹簧浸入热水中收缩产生力矩,再加上这是一个偏心轮。通过教师的介绍引导,学生也能很快作出“小热机”的受力分析图。使学生体会到现在学到的知识在高科技领域也大有作为。因此我们要认真学好现有的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课的最后,教师提问:有什么“魔力”使“魔船”只向一个方向旋转,“跳蛙”又怎么会跳得这么高?翻转陀螺怎么会翻转?这个“饮水鸟”为何能不停地饮水?等等。希望课后同学们能寻找答案。这样再一次激起了学生求知欲和探索热情,课后学生迟迟不愿离开教室。

    这节课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寓教于乐,使学生感到学习物理更亲切、更有趣,恢复了物理教学中的丰富多彩的本来面目,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融会贯通,取得了预想不到的效果,连平时对物理最不感兴趣的学生都调动起来了。

 




我让学生在“玩 ”中学物理


  

作者:李宽迎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万金二中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伴随孩子快乐成长,同时玩也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如果我们把“玩”引入课堂,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都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就时常让学生在“玩”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切实保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愉快地学,教师轻松地教,而且还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笔者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在魔术和游戏中学物理
 
  物理课上,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经常改进演示实验,尽量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为了增加乐趣,有时还把实验变成魔术或游戏来做,这样一来,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
 
  我在讲《大气压》时,我首先拿出一对事先抽成真空的马德堡半球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来个大力士冠军赛,看哪位同学能把这两个半球分开?”同学们一听,立刻情绪高涨起来,不少同学跃跃欲试。于是,我先找一位身单力薄的男生来拉球,,可他用劲全力也不能把球拉开,这时,一位身强力壮的男生跑上讲台说:“老师,他没劲,让我来吧!”我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大家大喊为他加油,可这位同学最后也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于是有同学提出让两位同学来拉,还有有些同学说,这球本来就是一体的,根本拉不开,我笑而不答,只是轻轻拧开抽气阀们,然后让一位弱小女生来拉,只见她轻轻一拉,球便一分为二。顿时,大家唏嘘不已。于是我引入“大气压”这个课题,同时让同学们当场用抽气机抽气,重做拉球实验,到此学生对大气压的作用深信不疑,同学们在这种玩的氛围中认识到了大气压的威力。
 
  魔术,它具有神奇的魅力,给人带来浓厚的兴趣,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无穷的回味;游戏,由于众人的参与,而使大家其乐融融。物理课本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如果老师直接去做,可能远没有把它变成魔术和游戏去做,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兴趣更大,记忆更深刻,效果更好。
 
  二、把玩具拿到课堂来学习物理
 
  实验器材是我们理化生教师的法宝,可是对于我们这些偏远且经济条件落后的农村中学来说,学校配备完备的实验器材是不现实的。教师亲自动手制作实验器材,毕竟时间和精力有限。于是我经常发动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制器材,对此学生了此不疲:有的学生孤军奋战,有的合伙制作,有的请家长帮忙,有的甚至把小时侯的玩具也拿到课堂上来做实验。你还别说,有的玩具在实验中效果还真好。我们在研究“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的对比实验”时,为更好地应用“控制变量”来研究这个问题,有学生用玩具小车来做实验,需要小车滚动时可自由滚动,需要小车滑动时只要用东西固定小车车轮就可轻松实现,操作起来方便可行,而且效果明显。比教材中安排的器材更能体现“变量控制”。
 
  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身边的丰富资源如:废旧饮料瓶、气球、乒乓球、玩具等,再发动学生动手制作一些简单器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进他们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同时又可在我们的课堂上发挥它们的用武之地,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把动画拿到课堂来学物理
 
  我们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过程或现象若制成动画课件,不仅使学生在愉悦环境中学到知识,还可以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微观的问题宏观化,更重要是一些变化迅速的物理现象或过程,我们根本无法用肉眼观察清晰,但运用动画的“慢镜头”的方式,可以清晰、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这样对学生理解物理过程、分析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都可起到很大帮助。例如:我们在学习“弹性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时,需分析从高空下落的皮球着地和离地时,球发生的形变,可我们用肉眼根本无法观察到这个形变现象,只能凭想象来分析,这就给不少学生理解球的能量转化带来障碍,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应用动画方式可以很方便地展现这个形变过程。当然学生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了。
 
  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以前许多繁杂的问题,课堂上恰当运用教学课件再配上合适的动画,会给我们的课堂增添不少亮色。
 
  四、运用“顺口溜”来学物理
 
  “顺口溜”,读起来朗朗上口,趣味横生。一些物理知识或物理规律若把它编成顺口溜,不仅使学生兴趣盎然,同时也便于他们记忆和加深印象。我时常收集一些物理学中的顺口溜,适当的时候教给学生,同时也让学生自编顺口溜。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下面是一位学生学习《安全用电》安装电灯的知识后,自编的一则顺口溜:
 
火线零线并排走,火线下来进开关
 
开关出来进灯头,灯头分为螺挂口
 
挂口火零无尾首,螺口外套零线走
 
  我们教师平时可留意报纸杂志上的有关内容,注意收集一些巧记方法,或者发动学生自己动脑编一些诸如上面的顺口溜,对学生学习和记忆会有很大帮助。
 
  五、在“吵吵闹闹”中学物理
 
  静悄悄的课堂可能是许多教师期望长期所拥有的,但我的课堂经常是人声鼎沸、吵吵嚷嚷,外人看来一定会认为教室内没有老师,学生在闹着玩呢,其实是学生在激烈地讨论问题呢。可能您不习惯这种课堂教学,甚至还会对此很反感呢,但我却认为:有目的、有计划对学生“放任自由”,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时常对学生这样讲:“智慧来源于学生,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事实就是这样,许多时候我们教给学生的方法还不如学生想的方法妙。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学习,不仅可以激发灵感、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课堂睡觉机会,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吵吵闹闹中,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学会宽容和理解,同时还能密切同学关系、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新教材教学效果


摘要:
 
    初中物理学科是学生普遍感觉难学的一门科目,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个老师都在考虑和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详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同时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互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处处用心,只要用心,就会走进学生的心里,触动学生的心灵,自然教学效果也不一样。
 
关键字:
 
    教学效果  用心
 
    走上工作岗位将近五年的时间,接触初中物理教学也有了五个春秋,在这几年的教学经历中,我有很多感触。很多学生说初中物理难学,也有很多老师说初中的学生难教,我在自己的教学经历中,却有另外一种感受,就是再不听话的学生都有他可爱的地方,只要用心,就会走进学生的心里,触动学生的心灵,自然教学效果也不一样。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首先,我认为提高物理教学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首要问题就是要研究教材。其实我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带出的物理成绩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就是我对教材不熟悉,没有很好的把握教材的精髓,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慢慢的发现了把握教材的两个有效方面。
 
    1.纵向研究教材。先把所有年级的教材都系统的看一遍(当然物理只包括初二和初三两个年级,看起来比较方便),然后在备课时找出各个章节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讲解新课的时候把相关的知识点稍做提示,这样一来可以有利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点掌握新的知识点,二来可以把以前学过的知识稍做复习,起到巩固作用。
 
    2.横向研究教材。由于自己所教学科的特殊性,在我们学校只有我一个物理老师,所以我很注重向其他学校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每次教研活动都会和他们共同探讨一些教材上的疑惑和难点,以及一些知识点的讲解方法和技巧。“学无止境”,向别人虚心的学习可以使自己较快的成熟,另外可以缩短摸索的时间。
 
   其次,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在短短的40分钟内充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的课前准备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我不惜在备课上花大量的时间,以求在课堂上做到熟练地驾驭教材,游刃有余。
 
    就说说在备课时对习题的处理吧。对于课堂要讲解的习题,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新的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所以题目一定要精挑细选,而且要有针对性,绝不能沉迷于题海之中。
 
    选题中还有一个关键的环节是归纳和讲解题型,因为题目是做不完的,也就是说要给学生“渔”而不是“鱼”,即教给学生每类题目的解决方法,而不是告诉他们每个题目怎么样去做,学生知道了每类题目的处理方法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自己处理了,如果只就题论题的告诉学生每个题目的解决方法,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学生仍然会束手无策的。所以在选题的时候要选有一类习题中有代表性的题目,不过这要建立在对教材和对题型好好把握的基础上,知道什么类型的题目是必须讲的,而且用什么样的讲解方法可以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另外在准备1~2个类似的题目给学生当场练习,达到巩固和掌握的目的。
 
    再说说备学生。由于我们的学生不象重点学校的学生那样好教,不过只要很好的了解了学生的特点也会发现他们的可取和可爱之处。如果你在课前什么都准备好了,可是却因为没有很好的了解学生,也许会在课堂上束手无策,可见课下多了解学生,建立和学生的感情非常重要,我自己小时候读书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感觉,自己有时候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才喜欢上他的课的,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吧。如果师生关系僵化,即使学生知道老师的做法是为了他好,但是他心理上就是不能接受你的方法,这样往往会“事倍功半”的,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一个严格的老师又要让学生愿意亲近你,不过这严而慈的度不好把握,要每个人好好的思量。
 
    前面所说的都是课前准备工作,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更好的听课,才能够有好的听课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从学生的心理出发,课堂上以表扬为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很好的展现,品尝成功的喜悦。即使遇到学生回答不出来问题或者没有认真听讲,我一般也是从侧面加以引导,而不是训斥。由于初中的学生自尊心很强,你在课堂上、在其他同学面前给他留了面子,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对这位老师有好感的,即使你在课后私下里狠狠的批评他,也不会引起他很大的逆反心理,也比较能够接受你的教导,慢慢的也会喜欢上你的学科。对一些“问题学生”我从来不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他们,故意地冷落他、嘲讽他,我会平等地对待他、尊重他。在课堂上,照常的提问他,和他有眼神的交流,鼓励他回答问题,如果他在课堂上表现突出,我也会表扬他。时间长了,学生就会知道我恩怨分明,不会因为他的一个错误就抹杀全部。学生希望得到平等的对待,喜欢平易近人、和气的老师,学生一旦在老师这里找到了被尊重的感觉,接下来就会带来一系列良好的反应。所以渐渐的对我的课也有了兴趣,同时对班主任的工作也会支持的。
 
    另外一个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就是在课堂上多讲解一些和生活相关而学生又感兴趣的事情,这些可以用图片、flash动画等方式表现出来,由于我所教学科的特点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我可以和实际生活很好的联系起来,有些小实验就是用茶杯、吸管、尺子、镜子等日常常用的工作做出来的,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和听课热情就上去了,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也会不错的。课堂上不容易做或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可以用flash或视频代替,例如讲解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时,由于真空的条件在实验室不好得到,所以我就在网上下载了一个视频(内容略),学生的兴趣很高,教学效果很好。
 
其次是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助合作,及时调整策略,反思教学。
 
    主要说说在课堂上例题的讲解吧。一般情况下我讲解题目的时候会把题目写在黑板上,边写边读,并把题目给定的条件重点突出。然后会把题目中已知的条件在黑板上写成一列,让学生对题目的条件一目了然。列好条件之后我一般会停留一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条件先想想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再找出一个成绩稍差和一个成绩中等的学生说说他们的解题思路,如果他们说对了,成绩优秀的学生还会提出另外的解题方法;说错了,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会说出正确的解题方法,同时刚才没有把题目解对的学生也基本上会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然后我再把学生的思路进行整理、总结、归纳一下,让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很好的掌握这个题目的解法。同时也要把学生没有想到的解题方法提一下。(所以我讲解的题目大部分都是学生自己做出来的,只有很难的题目需要自己讲解,我感觉这种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参与的讲法很有效,而且学生的参与面较广,可以把大多数学生的听课积极性调动起来。)然后再把备课时准备好的类似习题拿出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巩固刚刚所学的知识点。
 
    另外多鼓励学生去问题目,在学生去问老师题目的时候最好不要用原来的方法进行讲解,因为学生对原来的讲解方法就没有听懂,再用这一方法的话,效果也不大。其实往往一个题目有多种解题方法,而每种解题方法又有不同的讲解方式,在学生听不懂的时候可以换一种表达方法进行表述,这样的话,对于不同的学生表达方法不同了,就会把原来没有听懂的题目听懂。例如在讲解做功和热传递的时候,总会遇到这样的题目,说“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其实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其中涉及到了做功和热传递,也就说这个物体在吸热的同时,有可能同时对其他物体做功或传热,这样一来物体吸收了热量后有可能温度不变,也有可能温度降低,不过不好进行讲解,所以我就换了一种表达方法(方式略)。
 
    另外在讲解题目的时候还可以用作图的方法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达到图文并貌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密度的时候,有一个题型就是让学生根据一个装已知液体的瓶子,然后求另外一种液体的密度,这类题目复杂起来可以有很多条件,这个时候就可以用示意图把每个瓶子的状态都画在黑板上,这样以来,学生就会对每个条件一目了然了,讲解的效果很好。
 
    再次是加强教学反思。课后要及时的对自己的课进行反思,我发现反思很有作用,可以直接知道自己课的缺点和优点,这样有利于提高自己。另外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总结,这样也有利于更好的抓住学生的强项和弱点,更好的进行教学。
 
在课堂教学之外,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指导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针对这些学生基础差、接受慢的现状,一般情况下我采取的措施是把以前做过的原题重新整理出来(一般情况下是整理10—15题),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分层次布置作业;让这些学生能够在层次相当的练习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过一到两周时间,我还会把以前的原题稍做修改再给这些学生做,这样反复的训练几次,他们对一些题目的解题方法就会大致掌握,由于这种方法的采用很多学生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增强了他们对物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在各类考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女学生学习物理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运用的能力,然而很多学生虽然把原理、定律、定义等有关的规律、概念背得滚瓜烂熟,但实际应用时却不知如何下手。特别是初中女学生,更是如此。面对此种情况,我认为广大的初中物理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使女学生把物理知识学得更扎实,真正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一、充分了解初中女学生的性格特征

  首先,女学生大多细心,上课时听课认真,笔记整洁,完成作业的态度较认真。但女学生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消极地对待困难,大约有40%以上的女学生在做作业时总是要看别人的作业。同时,做作业遇到问题时,她们常常相互讨论,但往往不求甚解。演示实验中教师让学生观察现象时,她们虽然观察仔细、认真,但不善于进行思维和联想,造成对概念认识的不充分,不深刻。据统计,在进行分组实验时,特别是初三电学分组实验,有40%以上的女学生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实验,若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很多人常常不知如何排除。

  其次,很多女学生性格内向,羞怯,不敢大胆质疑,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这就成为她们学好物理的一大障碍。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女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见到一个现象,习惯于问一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启发女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引起大家疑问。

  二、充分了解女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方式

  从思维方式来看,女学生倾向于模仿,在处理问题时注重部分与细节,但对全局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却把握较差。相当数量的女学生,在考试中基本题的失分率较小,而综合题与灵活性较强的题失分率较高。这充分说明了女学生所习惯的那种模仿、注意细节而忽视全局的思维方式,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她们物理成绩的提高。从记忆方式来看,女学生偏重于机械记忆,记忆面较广。对物理基本知识的学习,单凭机械记忆,应付记忆能力的考察还勉强可以,但随着物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物理教学的目的已经转到要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学习物理知识重在把它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适应于社会,这样仅靠机械记忆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育方法的影响看,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初一的全部学习活动过程中,所学习的内容较多的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并且老师讲解比较全面,这样就有意无意地强化了学生的机械记忆功能,助长了她们套用模仿解决问题的方式,注重细节而忽略全局的思维倾向。许多报告中指出,由于女生的左半球的早期优势化,导致她们形成了倾向于模仿,注重细节的思维方式。所以小学阶段许多女学生成绩比较优秀,她们的那种记忆方式与思维方式能够应付所教内容的学习,这种暂时的成功确认了她们原有的认知方式。而从初二开始,学习物理不仅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出现更多的是“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她们原来的认知方式开始不适应了。对物理她们充满着好奇,学习过程也感到不难,但一接触到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以至于对学习物理失去了信心。

  三、讲究方式方法,科学指导,养成习惯,培养兴趣

  从初一到初二,对很多女学生来说是一个始料不及的变化过程。初一各科成绩遥遥领先,稳坐第一的她们在初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后一下子被甩在后面,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她们很彷徨。在这一关键时期,如果物理教师没有及时地去关注她们,试想她们会怎样呢?我认为在初二加强对女学生学习物理的指导是物理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第一、物理教师要做好启蒙阶段物理教学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

  对于刚涉足物理学的初中学生来说,求知欲是异常强烈的,喜欢观察各种自然现象,但不懂得如何归纳这些现象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很大成分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而正是这种好奇心诱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因此教师要用实验为物理教学开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在实验过程中顺势把学生从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形象思维带入摸索客观世界规律的抽象概括。通过实验,让学生从实验中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知道物理理论不是人们头脑中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归纳总结大量客观自然规律的结果。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多分析,多比较,多概括,养成研究和探讨的习惯,让更多的女学生观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课堂上精心设计提问,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对成绩较差的女学生可以进行“什么是”的“回忆提问”,甚至是“是与否”的提问,如什么是力等:对一般学生可进行“为什么”的“理解提问”,如为什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对优等生应进行“运用提问”。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可以尽己所能,从而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在乐观、开朗、舒畅的情绪状态下,从事持续的智力活动。

  第二、认识女性的智力活动特点,消除女生不如男生的偏见,发挥自身优势。

  心理学研究表明,女学生的智力总体上并不差于男生,但社会的偏见,总认为无论如何女子不能与男子相比,他们用男女体力上的差异来代替一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女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培养持久兴趣。女学生有广泛的爱好,美好的理想。教师可以向她们介绍校内外女学生物理成绩优异的事例,也可以给她们介绍一些女科学家的故事如居里夫人等,使她们心存大志,从而激励她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学习的良好动机和自强不息的信心。其次,要注意保护和利用女学生自身的优势。女学生学习认真,思路清晰,数字算得特别准,只要会的问题大多可得到满意的结果。教师要抓住这一优势,使女学生形成优越的心理因素,使她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自胜的信心去解决各种知识难关。

  第三、课堂教学中兼顾女学生的思维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中各知识点的特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对于抽象思维性较强重在理解思考、分析的内容,做到多层次的讲解,多方式的传授,如初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中,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的学习,女同学在头脑中不容易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模型。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在教学中不仅要有实验,还要有图片、模型、投影等教学手段彼此结合,才能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内容要求标准可高一些;对于抽象思维较强的内容,要注意降低起点,再逐渐提高要求和标准,使她们觉得物理比想象中的要好学。

  总之,对初中女学生物理学习的指导应重在提高物理教师的教法,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试论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

作者:孔泽明    广东汕头潮阳区下厝中学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创设乐学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方法、兴趣、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若能巧用各种教学方法,必能化难为易,化枯燥为有趣,它对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此,谈谈几点方法。

    一、以实验激发兴趣

    物理实验形象生动,有很强的趣味性,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实验演示都非常的感兴趣,在教学中如果能精心设计实验,并巧妙地进行演示,增强其趣味性、新颖性,能有效地刺激学生感官,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大气压》这一节时,我让学生观察一个中上部挖有一个小孔的矿泉水瓶,教师先用手压住小孔,往瓶中灌满水,再旋紧瓶盖后问:“手放开后,高出小孔的水会不会从小孔中流出来呢?”,学生们根据以往经验,异口同声地答:“会”。当教师把手放开后,高出小孔的水并没有从小孔流出来,学生们个个都感到很惊奇,引起学生兴趣后,接着再让学生装观察,打开瓶盖后,高出小孔的水往外流的情形,再问:“为什么旋紧瓶盖,高出小孔的水就不会往外流呢?瓶盖在这里起到怎样的作用?”学生为了弄清其中的奥秒,听课精力特别集中。利用好实验,它就会象“魔术”一样的引人入胜,这样课堂教学效果肯定是很棒的。

    二、创设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或通过生动的文字叙述为学生创设诱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时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讲授《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后,我播放了好莱坞大片《生死时速》中的一个片段,大意是“在某天,一辆公共汽车上载满乘客,其中一名乘客是位出色的警探,可是车到站了却不能停车,个个神情慌张,因为车上被恐怖分子装了炸弹,车一减速就会爆炸,(拆弹的可能性已排除)”暂停播放后,我说:“若你是那位警探,应怎样才能方便、安全地救出车上的乘客?”学生们了解题意后,显得特别来劲,在正义感、责任感的驱使下,同学们都想救出车上的乘客,不一会儿,就议论起来,接着踊跃举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达到预想的效果。

    三、运用“激趣”,点拔学生的失误

    笔者在《压力和压强》一节的教学中,曾出过这样一道题:“如图,长方体A重10N,底面积为10平方厘米,

    长方体B重20N,底面积为20平方厘米,

    求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

    我发现学生对第一问的解答全部正确,对第二问的解答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出现了同样的错误,他们都误认为B对地面的压力F=GB。针对学生们的失误,我讲了一则笑话:从前有一个人骑马去买米,他很爱惜这匹马,回来时为了不压坏他的马,那个人就背着米骑马回家了。学生们听后哈哈大笑,经讨论后,他们很快就明白,求B对地面的压力F=GA+GB。

    运用“激趣”,点拔学生的失误,让学生在笑声中认识到错误,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四、善于联系学生身边生活实际,为学生学好物理插上翅膀

    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便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要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如在上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们在骑自行车时,前方是上坡路时,我们是怎么做的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出预想中的答案后,我接着问:那你们知道这样做的道理吗?又如在讲授压强这一节时,我指着教室的窗框,问:“同学们,以前我们教室的窗框是用木柴做的,现在用的是铝合金,除了美观之外,大家说说看还有什么好处?”事实上,以上事例也是STS教育的有机渗透,不但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而且是学之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物理的热情。

    实践证明: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爱学物理,学好物理。

 

    参考文献:

    1.《中学物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2.《中学物理》2003合订本

    3.《物理教学艺术论》



初中物理新教材的几点探讨


作者:林盛锋

    旧有的教育越来越凸显其弊病,教育的改革已是燎原之势。教材对教与学具有指导作用,是教与学的重要资源。旧有的教材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培养适合新时代的人才。革新之后的人教版实验教材(指我校采用的初中物理新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全面体现了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意识,切实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观念。新教材努力改变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了其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新教材改善了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地进行科学探究获取新知识。新教材要求采用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总之,新教材不仅以学生把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为目的,更重要的目的是使学生把握了熟悉新事物的方法和能力。在新教材的的使用过程中,有春风拂面之体验,当然也在心中留下了一些疑问,一些看法。在此提出,以供探讨。

    新教材在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三者之间未能达到和谐统一。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必须在要求的时间内,通过适当的学习方法,完成所要求的学习内容。新教材中,学习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我们重视这种方法,是因为它有利于发展学生探究能力,使学生养成通过探究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这种探究式学习方法也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点:学习时间长。在实际工作中,完成同一课题的学习任务,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所花费的时间是接受式学习方法的 2倍到3倍。新教材在学习内容上也作了一定程度上的变革,降低了知识要求的难度,但也增加了物理知识与现代生活及现代科技方面的知识,学习内容相比增多了。通过对九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统计,教材中建议进行科学探究的知识内容多达18个,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只选择教材所建议中的部分内容进行科学探究,便明显感到学习时间的不足。因而,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完成学习任务,不得已出现了赶进度、“填鸭式”教学的情况。新教材在这一问题上未能达到高度、和谐的统一,明显影响了教学效果,影响了课改目标的实现程度。本人认为这是课改工作中一个相对重要的地方,初中物理的学习内容还需作进一步的整合和优化。

    在科学上,各领域之间是有机联系、相互渗透的。在教材的编写中,对于各学科应作整体的规划,充分考虑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新教材在这一方面并没有作出多少改进。出现了同一知识内容,在不同学科的要求层次不同,侧重点不同,从而出现了不同的描述。即由于学习要求的多重标准,同一问题,学生在不同的学科要作出不同的答案,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例如,在物质的结构这一内容,物理科的描述是: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化学科的描述是: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生物科和物理科在能源这一知识板块中存在交集的地方,初一、初二的生物知识却未能很好地为后面将要学习的物理知识作基础。而在数学科和物理科之间,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在简单作图和解题格式这两个问题上,要求不尽相同。上述的这些情况,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必要的麻烦,更槽糕的是给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干扰,增加了负担。因而建议人教版实验教材应借鉴深圳南山区所采用的《科学》教材,对联系密切的相关知识、相关学科作进一步的整合,在编写上作综合的考虑,帮助学生更科学、更全面熟悉世界。

    安排学习内容的顺序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符合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使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片面到全面熟悉世界,熟悉科学。新教材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进行了根本上的变革。其中,长度测量这一内容,在老教材中处于初二物理的第一章第一节,而在新教材中是处于九年级第十一章第三节,即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年的物理知识之后。对于这一点的处理,本人和周边同事都认为值得商榷。物理科是一门实验性特强的学科,新教材更提倡通过科学探究来学习知识,测量则是实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是最基础的知识,最基本的能力。一方面,刻度尺的使用,学生在小学阶段便已接触,到了初二年级,在长度的测量上,已有丰富的感性经验和一定程度上的熟悉,只是还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而这也只是一步之遥而已。另一方面,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弹簧测力计、量筒、天平、电流表、电压表和温度计,其中刻度尺的使用(即长度的测量)是最为基础的知识和能力,学生只要把握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时注重的问题,便能在其后的学习中由此及彼,毫不费力地把握其它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通过我们的实践证实,长度测量这一内容应置于初中物理的最开始部分。

    新教材饱含着编者的汗水,是他们辛勤工作的结晶,是教育改革中一个丰硕的成果。在阅读比较了沪、苏、人教版的课改教材之后,发现彼此之间互有长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人教版的实验教材非常有必要与其它版本的实验教材互相借鉴,共生共荣。而且新教材也必须经过:“实践 →评价→修改”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以使其不断臻于完善。





名师名家 · 向中小学教师推荐177位等优秀博客和网站及教育博文(三) - 陌上烟雨浓 - 陌上烟雨浓的博客


专家答老师问 - 惊鸿岂止一现 -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高垚骏的物理空间







  评论这张
 
阅读(920)| 评论(66)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